2月24日上午,学校在1号报告厅召开干部大会。党委书记金淦英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肖先波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党委副书记李晓俊传达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党政班子成员,退出现职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和民主党派、知联会负责人参加会议。
金淦英指出,本次干部大会聚焦“改革”这一关键词,主要目的是褒奖改革的实干者、立下改革的军令状、吹响改革的冲锋号。全校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锚定省委、市委和省委教育工委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以省级“双高”学校建设引领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持续推动综合办学水平实现整体性跃升,为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金淦英指出,回顾学校过去的改革实践,破立统一、蹄疾步稳。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三届党委围绕高质量建成省级“双高”学校、高标准建设最美山地大学的目标愿景,结合高职教育大势和地方党委、政府、社会所需,结合学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审慎决策、稳步推进内设机构调整、教师评价激励等重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金淦英强调,把握学校当前的改革进程,形成共识、保持定力。从学校办学历史上开展的改革实践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改革推进来看,我们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工作路径上必须形成四个方面的高度共识:一是在坚持问题导向上形成高度共识;二是在加强统筹规划上形成高度共识;三是在深化系统协同上形成高度共识;四是在鼓励基层创新上形成高度共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中,学校仍然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在内涵建设尤其是“五金”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短板、弱项,必须在四个方面保持改革定力:一是在思维变革跟上时代变革上保持定力;二是在长期主义支撑长期目标上保持定力;三是在微观战术匹配宏观战略上保持定力;四是在共同认识化为共同行动上保持定力。
金淦英强调,面向学校未来的改革发展,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进一步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激活精气神这个强劲内核。具体工作中,我们要自觉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在改革迈向深水区的进程中,没有旁观者,都是局内人,各二级单位、每名教职工都要勇于挺身而出、敢于挺膺担当。二是强化精准补短,要聚焦立德树人、产教融合、“五金”建设、数字化改革和国际化办学等重点领域、核心任务,以精准的思维、精准的战术、精准的举措攻坚补短。三是强化卓越追求,要以一鼓作气的拼劲、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对标一流、追求极致、成就卓越。四是强化务实作风,要锚定干的目标、掌握干的方法,激发干的愿望、提升干的本事,注重干的过程、评价干的实效,知道为了谁干、清楚依靠谁干。五是强化安全稳定,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进一步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面提升参与度、敏锐度、掌控度和反应度,拧紧校园安全风险防控责任链条,合力抓出成效。
肖先波指出,2024年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新校园建设的冲刺之年,全校上下紧扣立德树人,聚焦办学能力,力推产教融合,精准人才培养,打造服务增长极,提升管理新动能,各项事业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启用新校园、实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目标愿景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肖先波强调,全校上下要聚焦五大战略,推动年度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一是以党建强校为统领,统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二是以质量立校为牵引,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三是以人才兴校为重点,建强高素质专业化“双师”队伍;四是以开放建校为突破,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实质性贯通;五是以文化润校为动力,涵养实干争先的精气神。
肖先波强调,全校上下要围绕三大重点,推动年度重点工作见行见效:一是建好“新双高”,聚焦“双高”建设核心指标,细化攻坚突破路径,以立德树人为魂,筑牢“双高”建设根基;以“五金”建设为核,夯实专业发展底盘;以产教融合为脉,激活协同创新动能;以数字化建设为翼,赋能教育模式变革;以国际交流为桥,拓宽开放办学格局。二是搬好“新校园”,切实强化系统思维,把握搬迁工程全局性特征,聚焦建设收官、集中搬迁、运行适应等三个阶段,压茬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三是谋好“新发展”,紧扣强化需求导向、坚持产教融合、突出湖职特色的主题主线,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将规划目标分解为年度任务、专项任务清单,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评估进展,动态优化路径,以更高站位、更强统筹、更实举措,推动规划编制成为凝聚智慧、破解瓶颈、引领发展的过程。(文/张晶 摄/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