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高远 勇担时代使命――湖职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回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7-16浏览次数:6

      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回信寄语在湖职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
      2016届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俞正友同学毕业后,选择“三支一扶”计划,成为服务我省山区、海岛、边远地区计划的一名志愿者,就职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广新局,主要负责景宁县创建省级体育强县等工作,2017年7月1日是俞正友服务期满的日子,期满后,他继续选择扎根基层。他说:“读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感触颇深。母校三年的知识学习和学生干部工作历练了我的各项技能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使我进入服务岗位后能从容处理各项工作内容。今后日子里,我立志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秉承母校‘崇德尚能’的校训,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2018届商贸与经济管理学院吴帼琰同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前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总工会帮扶中心,主要是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工作。吴帼琰说:“虽然我是嘉兴人,但我选择服务期满后,考取青海省当地的公务员,带着母校教会我的一切,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谱写青春之歌、书写奋斗篇章。”
      2020届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党员陈启佳即将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择前往四川省进行志愿服务。他说:“这次读到总书记给毕业生回信寄语,感触颇深。自大学我便与志愿服务结缘,从日常的校园文明督查巡逻到暑期‘三下乡’,从省运会志愿者到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热心公益贯穿了我的这个大学生涯。这次我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人生的答卷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0届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蒋金燕在刚刚结束的专升本考试中以247分的高分被浙江理工大学录取。她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说,我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我已经在准备考研了,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
      2020届物流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方丽惠,就职于浙江世仓仓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她谈到:“习总书记曾说过,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下基层工作正是我们刚跨入社会最应该接触的阶段。在基层的工作中,积累宝贵的经验,通过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脚踏实地,做一个跟得上脚步的时代青年,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020届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生夏佳阳就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IDC(云计算)运营中心,他表示:“我们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我会努力学习,认真归纳收获,在不久后考出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全心全意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近年来,校团委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将思想引领贯穿到教育管理全过程,认真抓好国家基层就业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教育,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服”、“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举办朋辈教育交流会、基层就业政策宣讲等教育引导活动激励大学生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报效祖国,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人、引领人,激励大学生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创业信心,积极投身基层的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用青春谱写奋斗之歌。